为什么以太网帧有间隙?
以太网的发送方式是按照一个帧一个帧来发送的,帧与帧之间需要间隙,叫做帧间隙(InterFrameGap,IFG)。IFG的长度是96bit(12 Byte),也称为以太网最小帧间隙。此外还可能有Idle时间。
帧间距,以太网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断;以太网发送方式是一个帧一个帧发送的,帧与帧之间需要间隙,即帧间距IFG也可称其为IPG (Interpacket Gap)。IFG指的是一段时间,不是距离,单位通常用微秒(μs)或纳秒(ns)。
以太网使用什么协议在数据链路上发送数据帧?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
1、Point-to-PointProtocal——PPP点到点。
2、Ethernet——以太网。
3、High-LevelDataLinkControlProtocal——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4、FrameRelay——帧中继。
以太网二帧是传输什么的?
以太网上使用两种标准帧格式:
1. 第一种是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DIX v2格式,即Ethernet II帧格式。EthernetII后来被IEEE 802标准接纳,并写进了IEEE 802.3x-1997的3.2.6节。
2.第二种是1983年提出的IEEE802.3格式。这两种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Ethernet II格式中包含一个Type字段,标识以太帧处理完成之后将被发送到哪个上层协议进行处理,IEEE 802.3格式中,同样的位置是长度字段。
不同的Type字段值可以用来区别这两种帧的类型,当Type字段值小于等于1500(或者十六进制的0x05DC)时,帧使用的是IEEE802.3格式。当Type字段值大于等于1536(或者十六进制的0x0600)时,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以太网中大多数的数据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
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
以太网传输技术特点: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在一条网络链路上可以同时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广域网中的链路通常是全双工的,但局域网以前一直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因为在总线方式下采用的是CSMA/CD技术,虽然使用了两对双绞线与集线器进行连接,一对用于发送,另一对用于接收,但根据CSMA/CD技术规定,在发送时必须在接收电缆上“监听”冲突信号,而不能接收数据。因此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否则就会产生冲突。
由于半双工以太网受到了CSMA/CD的约束,使得这些网段上的传输线路的长度(或者称为网段跨距)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了网络的覆盖范围,而且网络带宽越高,影响越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太网帧中的哪个字段用于错误检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